TYK-ZTM01型 《机械制图》模型

第五版、塑料模型120件详细清单 图号 产品名称 件数 图号 产品名称 件数 图1-22 锥度 1 图5-5 相切及其特殊情况(A) 1 图1-26 拔手 1 图5-6 相交(B) 2 图2-7 正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1 图5-8 支座 1 图2-8 正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 1 图5-9 切割型组合体 1 图2-9 由主、俯视补画左视图 1 图5-10 半面体的尺寸标注示例 4 图2-11 正五棱柱 1 图5-12 带切口型体的尺寸标注示例(B、C) 2 图2-12 四凌锥 1 图5-1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 1 图2-14 圆柱 1 图5-18 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示例 3 图2-15 圆锥 1 图5-19 两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示例 4 图2-16 球的正视图 1 图5-23 形体分析法 1 图2-17 弯板 1 图5-25 补画支撑的俯视图 1 图3-1 立体表面交线示例 3 图5-26 倾斜于投形面的截面的投形位类似形 3 图3-3 凌锥 1 图5-27 压扳主、俯视窗 1 图3-8 平面切割六棱柱 1 图5-29 分析面的相对位置 1 图3-9 平面切割四  锥 1 图5-30 架体的主、俯视图 1 图3-10 平面切割体的作图过程 1 图5-33 组合体的正等侧画法 1 图3-11 四棱柱开槽 1 图5-34 用切割法画正等...
分享

相关产品

 
 

第五版塑料模型120件详细清单

图号

产品名称

件数

图号

产品名称

件数

1-22

锥度

1

5-5

相切及其特殊情况(A

1

1-26

拔手

1

5-6

相交(B

2

2-7

正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

1

5-8

支座

1

2-8

正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

1

5-9

切割型组合体

1

2-9

由主、俯视补画左视图

1

5-10

半面体的尺寸标注示例

4

2-11

正五棱柱

1

5-12

带切口型体的尺寸标注示例(BC

2

2-12

四凌锥

1

5-13

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示例

1

2-14

圆柱

1

5-18

一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示例

3

2-15

圆锥

1

5-19

两个视图不能唯一确定物体形状示例

4

2-16

球的正视图

1

5-23

形体分析法

1

2-17

弯板

1

5-25

补画支撑的俯视图

1

3-1

立体表面交线示例

3

5-26

倾斜于投形面的截面的投形位类似形

3

3-3

凌锥

1

5-27

压扳主、俯视窗

1

3-8

平面切割六棱柱

1

5-29

分析面的相对位置

1

3-9

平面切割四  锥

1

5-30

架体的主、俯视图

1

3-10

平面切割体的作图过程

1

5-33

组合体的正等侧画法

1

3-11

四棱柱开槽

1

5-34

用切割法画正等侧图

1

3-1

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

8

6-3

向视图及其标注

1

3-13

求作带切口圆柱

1

6-4

局部视图

1

3-15

接头表面截交线

1

6-7

倾斜结构斜视图的形成

1

3-19

平面切割圆球

1

6-8

压紧杆

1

3-20

切槽半圆球

1

6-10

剖视图的形成

1

3-23

不等径两圆柱  交

1

6-13

剖视图的配置和标注

1

3-24

圆柱穿孔后相贯线

1

6-14

全剖视图

1

3-25

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(B

1

6-15

半剖视图

1

3-27

圆台和圆柱轴线正交

1

6-20

局部剖视图(四)

1

3-28

回轴回转体休的相贯线

3

6-21

单一剖切面

1

3-29

两回转共切于一个球面的相贯线(C

1

6-22

用两个平行剖切平面剖切时剖视图

1

3-30

相交两柱轴平行的相贯线

1

6-25

用两个相交剖切半面获得搭剖切面

1

3-32

已知俯、左俯图,求作主观图

1

6-26

用相交剖切面时未剖切到部分仍按原位置透射

1

4-8

开槽圆柱体

1

6-27

断面图于剖视图的比较

1

4-9

园角的正等侧画法

1

6-28

由两个相交剖切平面获得的移出断面

1

4-10

半圆头扳的正等侧画法

1

6-29

断面图的特殊画法(A1

1

4-12

带圆孔六棱柱的斜二侧画法

1

6-3

移出断面图的配置与标注

2

4-13

圆台的斜二侧画法

1

6-30

熏合断面(B

1

4-21

螺栓毛坯的正等侧画法

1

6-33

机件上较小结构(A

1

4-22

画接头的正等侧草图

1

6-36

机件的肋、轮胎、孔等结构

2

4-23

画压扳的斜二侧草图

1

8-4

分析主视图投射方向

1

5-2

两表面的连接关系

5

8-6

轴承受的表达方案

1

5-3

两表面共面或不共面的画法

4

8-8

箱体零件的表达方案

1

6-40

支架

1

8-10

过度线画法

4

6-41

机件的正视图

1

8-17

基准的选择

1

9-1

滑动轴承受装配图

1

 

 

 

机械模型|教学模型|机械制图立体模型